从古至今,人类就不只是为了物质而活,文化的意义便是超越金银以外的精神追求。那些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更是为了那份情,那颗心。皮影艺术流传至今,饱含着浓厚的历史精华,留下了无数艺术瑰宝——白蛇传、拾玉镯、西厢记、秦香莲、牛郎织女、杨家将、岳飞传、水浒传、三国演义、西游记、封神榜等。
皮影戏从有文字记载,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,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,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,终日不理朝政。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,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,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。李少翁心中一动,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,涂上色彩,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。入夜围方帷,张灯烛,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。武帝看罢龙颜大悦,就此爱不释手。这个载入《汉书》的爱情故事,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。
皮影戏中的“影人” 用驴皮或牛皮、羊皮经刮制、描样、雕镂、着色、烫平、上油、订缀而成。人物脸谱和服饰造型生动形象,或纯朴粗犷,或细腻浪漫,或夸张幽默。流畅的雕镂,艳丽的着色散发着古代匠心传承至今的艺术魅力。
设计师将灵动诙谐的皮影人物融入现代骨瓷餐具,色彩鲜丽明快、人物精巧有趣,为现代居家生活注入一股悠久的温情。精细的笔触下,四个皮影人物鲜活的呈现在餐盘之上,仿若白幕一拉,影人们枪来剑往、上下翻腾、热闹非凡。
皮影精雕细琢、巧夺天工的色彩造型使无数艺术家为之倾倒,也为它的制作带来了极高的难度,通常要经过选皮、制皮、画稿、过稿、镂刻、敷彩、发汗熨平、缀结合成等八道工序、手工雕刻3000余刀,这样一个复杂奇妙的过程与POROS FAVOUR骨瓷追求的匠心之选不谋而合——设计师从产品器型到花面设计、老师傅们从素胚、釉烧到烤花,每一步骤都是历史的传承与创新。
夜幕降临,餐桌上的“影人”们仿佛跃盘而出,一颦一笑,一招一式,仿佛带领我们穿越几千年,领略那份璀璨的匠心文明。